炎熱沒有阻擋實踐的腳步,酷暑更加堅定了實踐的信念。那天,就在七月十五日的那天,就在腳步第一次踏進福利院的那天,我對人生有了新的定義。
記得我們一行五人進入劉鐵良老人屋里時,和老人打了好幾聲招呼,卻毫無回應。我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卻有點不知所措。最后老人拿出一支筆還有幾張紙,顫巍巍的在紙上寫到“我是聾啞人”?粗@五個簡單的字體,整顆心頓時如排山倒海般沉重了起來。老人一字一字的把自己的情況寫下來,爸爸媽媽都過世了,還有一個姐姐和妹妹也因病過世了,就剩他孤身一人留在這個世界上。字里行間流露著對一個溫暖家庭的期盼,這些像刀絞一樣充斥著我的內心。他命運坎坷,但卻開朗,他在用自己的一生演繹著堅強,用文字連接著對社會的感恩。
夜深了,星星也悄悄爬上了枝頭,但是我卻沒有一點睡意。何為愛?何為大愛?我們是否在身體力行?一連串的問題浮現在我的面前,最后發現在這位堅強而又可愛的老人身上找到了答案,老人無形中告訴我們對于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去對待,無形中向我們闡述人生的意義何在,因為他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幸運的是他還能用文字和這個世界進行交流,幸福的是他們一直擁有社會的關愛,擁有青年大學生的呵護,而且這種關愛也會一直延續下去。同時我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因為這一次活動讓我們深刻的認識到了我們身上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更加自信的面對我們的未來,也更加堅定了我們踐行大愛,服務社會的信念。
關愛無處不在。這里的老人擁有社會的關愛,但是社會上還有多少這樣的孤寡老人再過著饑寒交迫、時刻與寂寞和悲慘的命運抗爭的日子,我們無從得知。但我們卻不能夠因此而遺忘他們,他們是我們中的一員,他們同樣有權利追求幸福和快樂。也許他們所要求的并不多,一個微笑,一個善意的手勢,一個尊重的眼神……就能讓他們感覺到關愛與快樂,我們要做的不就是伸出一只溫暖的手,送給他們一個關愛的笑容嗎?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也是我們踐行大愛的意義所在。
回想著老人們一雙雙寂寞與孤獨的眼睛,看著他們與外界交流的渴望,我不禁想到如果人人向善,踐行大愛,服務社會,那我們的世界將變